那麼以下就開始快速的切入正題吧 :)
§外觀:
↑最不像大型重機的重機。
雖是掛大型重機的車牌,但ZERO S的車體大小與重量,卻跟掛白牌的SYM T1差不多,但馬力卻有直逼BMW F650CS的54hp、扭力更是上看HONDA CB1100EX的92Nm,如再考慮進"重量扭力比",則甚至直上公升級大型重機(0.4973 Kg/Nm)。而ZERO S的座高,卻只有807mm,讓更多渴望駕馭強大胯下力量卻礙於身高的朋友們能夠輕鬆實現夢想。
←以大型重機而言,ZERO S車身雖小,但動力卻絲毫不馬虎;無需換檔、沒有延遲與頓挫,行雲流水般的動力在近乎寧靜的狀態下源源不絕的輸出,有如忍者般無聲的出刀卻不帶嘶吼。

↑"小巧"的收納空間。
原本位於一般檔車油箱的位置,ZERO S是設計成一個小型的收納空間,這個空間可以勉強放進一套兩件式雨衣、原廠充電電源線與一雙手套還有碟煞鎖。如果還需要額外的收納空間,就得背著背包或考慮安裝側包/箱、後座包或後行李箱了。
§動力來源─電池:

↑ZERO S ZF12.5的電池組(2016年開始為13.0),可以透過手機APP看出容量是100Ah。
ZERO S ZF12.5擁有實際至少11度半(11.5Kwh)的可利用電能,作為供應ZERO S高性能輸出的能量來源,如此等同將近9顆的GOGORO交換站電池,幾乎已說明走高性能取向的電動重機已無電池交換的可行性,電池只能採定置型的設計、能源補給也只能往快速充電的方向發展。而電池組占整車重量近1/3,也提供了車輛在高速行駛時的穩定性。
以往里柯習慣直接用標稱電壓(如:48V、60V、72V...等)直接乘以電池的安時容量(Ah)來換算成度容量(KWh),比如:
72V40Ah = 2.88度(2880Wh)
但ZERO S ZF12.5若是比照里柯的算法,96V100Ah卻只有9.6度的電,這與11.5度電有著不小的落差;而如果從ZERO S ZF12.5的飽電電壓115V回推,又確實為28串(每串充到4.107V),再以此電壓乘回28串100Ah,得115000mAh,證明ZERO S ZF12.5的電池容量標示方式(KWh)是比較正確的。
※充電:
ZERO S內建有1300W的充電器,只要將隨附的電源線母接頭直接接上車輛左側的充電接口,另一端接上110V或220V(自動偵測)的插座,即可馬上為車輛的電池組補充能源:

↑位於車輛左側的品字公頭充電接口。

↑隨附的電源線也與電腦主機所使用的一樣,但線規較大;上圖為準備接上車端的電源線品字母頭。
←原廠隨附的可是14AWG(2.0mm平方)的3芯線,以對應持續1300瓦12安培的高功率與電流。千萬不要拿一般小一號的電腦主機電源線去用了唷!否則線很容易發熱甚至是發燙,並有可能造成危險。

↑電源線準備接上插座的3PIN美規公頭,與台灣的110V 3孔插座一樣,若要接上2孔的無地線式插座,則再加上一個轉接頭即可(上圖左)。

↑將電源線兩端都接上後,車輛即自動開始充電,無須按下任何按鈕與開關。
↑車輛充電時,儀表會開始閃爍綠色的充電指示燈號、並在螢幕殘電百分比上方顯示預估的充電時間(上圖例中為約3小時40分)。

↑充電的過程當中也可過手機APP查看車輛的充電資訊。
※充電迴路建議拉設專線
在里柯剛開始將ZERO S停到公司充電的時候,曾造成充電迴路的20A無熔絲開關2度跳電─因為不知情的同事們在同一個用電迴路上一如往常的使用1200W的快煮壺。ZERO S內建的充電器,有高達12A、1320W的持續用電量,所以里柯是建議拉設獨立專屬的充電迴路,並配置15A的無熔絲開關以保護插座,如此即使跳電也不會影響到其他的用電器。
§動力輸出與傳動:

↑ZERO S的中置馬達與傳動皮帶(沒想到比GOGORO的GRS6B2還要來得細)。左圖上方座墊下為控制器與內建充電器的散熱鰭片。
ZERO S的馬達與控制器皆是走自然空冷式的散熱鰭片,原以為在ZERO S如此強勁的動力輸出表現下控制器應會明顯升溫,但在里柯這段期間實際連續騎乘一小時四十餘公里後,卻發現馬達的最高溫度通常不超過80度,控制器與電池組更是只比環境溫度略高一點而已:
↑幾次連續騎乘一小時四十餘公里後馬上以手機APP觀察到的各元件溫度。
一般檔車型式的大型重機,在穿梭於市區與車陣間時,中低速域常令檔位青黃不接,須頻於換檔,轉速拉太高回油檔煞力道太強、轉速太低則扭力又出不來;而無需換檔變速一檔到底的ZERO S,則只需專心於路況把車騎好,動力的輸出隨著轉把的控制依然猶如行雲流水般,此一特性也非常適合女性或初接觸大型重機的朋友們選擇作為入門的車種。
§懸吊:
懸吊方面,原廠預載的SHOWA(俗啊)避震器里柯覺得表現"並不俗",過彎與面對變化多端的"台式路面"穩定性極佳,幾乎沒有再改裝的必要性,看來ZERO頗重視消費者道路騎乘時的駕馭感受。
§功能鍵:
↑手把右邊的紅色開關為馬達的開關,停等紅綠燈時若手想離開轉把休息一下、但又不想被一旁的白目突然轉動轉把讓車子飛出去,此時將此紅色開關往上壓切斷,是不錯的;如有行進間發生轉把卡死無法歸復之類的狀況,這顆紅色開關也將扮演著關鍵的保命角色。下方的灰色按鈕則為動力輸出的模式切換鈕,可切換為ECO、CUSTOM與SPORT三種模式,其中CUSTOM模式可以透過手機的APP進行各種參數的設定,稍後將會介紹到。

↑左邊的紅色開關則為故障/警示燈,在其左的黑色開關則為遠近燈切換開關,還有下方的方向燈切換鈕與前方的閃燈鍵,都是一般騎士所熟知的功能健。
以一部要價五十來萬的電重來說,ZERO S的功能鍵顯得略為單薄,尤其是那甚至比花生米還小的方向鍵,里柯每次操作起來都覺得有些"小家子氣"。但ZERO的電池組成本要價不斐、避震、馬達與控制器也皆屬"上貨",又有ABS的安全性加持,只能說這些"小地方",還是著重於實際的功能性比較重要吧。
←↑儀表的部分,只有左側的兩個功能按鈕,分別是上方的"ADJ"調整鈕與下方的"SEL"選擇鈕,用來選擇與歸零自定里程(TRIP1)。實際上里柯發現,只要將車子充飽電(100%),TRIP1的里程也會於下次啟動時自動清零,所以這兩個按鈕平常其實幾乎沒有什麼機會去按到。
§手機APP:
ZERO S可以用手機的APP透過藍芽與車輛連線獲得各項資訊與進行參數的設定,以下里柯來簡單的介紹一下幾張手機APP的螢幕截圖:
←如果手機已與車輛的藍芽對頻並互連,剛進到APP時會進入最左頁的"車輛資訊頁面"。這個頁面會告訴你:
- 車輛的形式與年分(2015 ZERO S)
- 電池的狀態(100%)
- 充電剩餘時間(N/A)
- 總能耗(123度電)
- 能源使用效率(每英哩137瓦時)
- 總減碳量(512磅二氧化碳)。
其中英哩也可以改為公里,稍後介紹。
←第二個頁面是"電池組狀態資訊頁面",又再分為2個子頁面。第一子頁面顯示了(由左上至左下、右上至右下):
←第二子頁面則顯示了:
原本里柯以為Charge Cycles是指"電池組的循環次數",但後來卻發現無論從殘電量多少開始起充、只要每充滿一次電他就會計數一次。
←第三個頁面為"旅程表現頁面",從這個頁面你可以得知:
- 本次旅程總里程(890英哩)
- 本次旅程總能耗(123度電)
- 能源使用效率(每英哩138瓦時)
- 累計節能金(101美金)
- 每英哩移動花費(0.019美金)
其中累計節能金須先進入DRIVE SETUP頁面定義每公升油價(Cost Per Liter of Gas)方能正確計算出來,顯示為公里還是英哩也能設定,接下來將會介紹到。
←第四個頁面是"設定頁面",共有五個選項:
- 展示模式(OFF)
- 藍芽連線狀態(已連線)
- 行駛設定
- 手機儀表功能顯示設定
- 手機儀表功能顯示預覽
"行駛設定(DRIVE SETUP)"即是進入設定車輛在自定模式(CUSTOM MODE)下的各項參數,下張圖將介紹。
←"行駛設定(DRIVE SETUP)"進入後的畫面。由上到下分別是:
- 單位(Units):可進入設定顯示單位為公里(Km)或是英哩(Mile)。
- 最高速度限制:圖例中為150Kph
- 最大扭力限制:圖例中為80%
- 滑行回充限制:圖例中為70%
- 磁煞強度限制:圖例中為全開100%
- 每公升油價:設定用來計算"旅程表現頁面"中的"累計節能金"。
- 每百公里升油耗量:似乎是設定"雪車"的每百公里油耗量,意圖以此而作為比較。
- 每度電花費:設定用來計算"旅程表現頁面"中的"移動花費"。
- 恢復出廠預設值。
ZERO S ZF12.5的電磁煞車與滑行回充功能,即使在電池充飽電時也能馬上作動,再加上電池型號為"12.5"、而實際上透過手機APP看到的卻是"11.5",還有由飽電電壓115V除以28串得到的單串電壓是4.107V而不是4.2V,以上這三項都顯示ZERO對其電池組"留有保護空間",不是真正將電池都充到頂,這些應用現在在像是光陽CANDY EV3.0上的電池組也能看得到(其電池組的飽電電壓為57.6V,除以14串得單串電壓為4.114V,亦非4.2V)。
§路測篇:
最後的重頭戲當然是路測,影片往往最能帶來最直觀的感受。以下分別就行駛於各種不同的道路環境短片來分享ZERO S的表現:
【市區】
上影片中示範的路段為關渡橋經淡水中正東路二段至登輝大道口。在市區車陣內行駛時,往往需要穿梭於車陣,由於ZERO S無須換檔,所以騎士只消專注於路況,便能以輕鬆愉快的心情"突出重圍"。
【市郊 I】
上影片為承接【市區】影片後的淡金公路(登輝大道);適逢此路段在做淡海捷運輕軌的工程,雙向共封閉了兩個車道,但ZERO S依然能輕鬆的發揮高性能電重的特性,快速的突出車陣奔馳,不消一分鐘即趕上了下一波的車陣。
【市郊 II】
上影片為上關渡橋前的五股成泰路四段接八里龍米路一段,還巧遇了一位GOGORO車友。一樣是市郊,一樣的"快速突出車陣",迅速的擺脫一片嘈雜與霧霾。電重的瞬間加速力道,猶如忍者般寧靜而俐落的出刀。
【爬坡】
在里柯下班的路徑上,若選擇走"山線",則會經過一個好漢坡,里柯常以此坡為試驗車輛性能的路段─101縣道好漢坡
,上面影片中的路段即為此坡。ZERO S的大扭力,充分的反應在爬坡時的表現上,轉把一扭,速度一樣一直往上飆,無視地心引力而感受不到車子有在"爬坡"的感覺。電動車即使在爬坡,也沒有像引擎高轉時的狂暴與嘶吼,就像一個人在舉重卻能面不帶任何表情,你享受大出力的成果、卻不用領受它的任何副作用。
【快速道路】
掛領黃/紅牌的ZERO S電動重機,路權上可以行駛於快速道路。ZERO S由於有將近整車1/3的電池重量壓在原本傳統重機的引擎位置,騎行在高架道路上,格外讓人有種穩定的感覺(倒是3/4的安全帽被風吹得左搖右擺)。
※如同大型重機一樣,高性能的電動重機動能比一般的速可達要來得大,力量越大、責任也越重,以上短片中為適度展示車輛的性能,影片中加入了後制的特效,在此特別宣導,騎車時請遵守交通規則、勿輕易陷自己與他人於險境唷!
§續航力
電動車的續航力,向來為人所好奇,若想懷抱像ZERO S這樣高性能的電動重機,會不會很噴電?在要知道這個答案之前,請各位先參考一下里柯早先自己土砲的電動機車電耗(每度電可行駛的里程):
KW-3 3KW 48V72Ah:22.96 Km/KWh(取樣里程4015Km)>57Kph
EGO 1.5KW 48V36Ah:28.77 Km/KWh(取樣里程1355Km)>55Kph
EGO 1.5KW 60V36Ah:22.69 Km/KWh(取樣里程1248Km)>65Kph
魔椒 3KW 72V50Ah:24.97 Km/KWh(取樣里程3006Km)>85Kph
GOGORO的GRS6B2 6.4KW則為:24.13 Km/KWh(取樣里程3348Km)>95Kph(無性能加值)
那擁有強勁扭力與大馬力、極速超過150Kph的ZERO S電動重機呢?感覺好像非常耗電?這也是里柯要租借一週通勤的目的─收集電耗資訊。雖說這段期間只用來騎乘上下班,僅收集到了503Km的取樣里程,但因為路線都大致相同,相信還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ZERO S ZF12.5 40KW 96V100Ah:15.62 Km/KWh(取樣里程503Km)>160Kph
由於里柯的用車路況綜合了市區、市郊(包含疏洪道)與高架道路,對照美國官方所公布的ZERO S ZF13.0"綜合道路續航力"為174Km,官方的數據確實極具貼近事實的參考價值(若以里柯的實測取樣數據回推,則續航力為:15.62 Km/KWh x 11.5KWh = 179.63 Km)。
↑ZERO S在美國官方網站上所公布的諸元。
"有毒"的ZERO S電池組理論壽命
在ZERO S美國官方網站上所公布的諸元當中,里柯覺得"最毒的"就是他的"電池組理論壽命"。在上一張截圖當中,請留意"POWER SYSTEM"的第一欄─Est.pack life to 80%(city);這欄是說"在電池組使用衰退到剩下80%容量時,車子的理論騎行距離"。而ZF13.0的數字,竟然高達58萬公里!即使將"city"換算成"combined",也還是有將近39萬公里的驚人數字,足供里柯騎上下班通勤17年的時間!可說這台車一買來,就註定有很長一段時間裡,最大的花費只有輪胎了。
§總結:
如果說GOGORO的GRS6B2問世衝擊了一般的中小型速可達,那ZERO S的登台就是衝擊了大型重機族群。但是這種衝擊,其實是向愛騎車的朋友們透露了一個信息─原來,奔馳也是可以這麼的安靜!而電動車的特性就是無論出力多大,都是一樣的安靜,此一特性在高性能的電重上特別給人一種游刃有餘的感覺。
當然,有些朋友還是較迷戀於引擎運轉所帶來的排氣管浪聲、與那強而有力的震動,但這就像抽菸與嚼口香糖一樣,誰說非我即他、兩者不可兼得呢?青菜蘿蔔、各有所好,有聲有有聲的好、無聲有無聲的妙,里柯喜歡高性能電動重機,因為─"它給我不同的快樂"!
左邊離合器拉桿變成什麼功用?
回覆刪除變成空氣...空蕩蕩。
刪除確實是"蒸發"了,一開始有些不習慣。
刪除讚~~~~
回覆刪除我的 zero Life AV 35wh:1 km=
回覆刪除換算下來是 1000wh(1度電): 28km
跟里柯大的耗電數據差好多阿?!